品鉴三国

导航菜单



当前位置: 首页  /  三国  /  正文

揭秘官渡之战:刘表之所以不从背后攻击曹操,竟是因为张羡叛乱?

阅读:23

揭秘官渡之战:刘表之所以不从背后攻击曹操,竟是因为张羡叛乱?

曹操的基本盘在中原,以兖州、豫州为主,处于四战之地,然而在官渡大战的节骨眼上,周围的诸侯竟几乎都没有趁机进攻曹操的后方,曹操的运气是不是有些太好了?

而实际的情况是,有些诸侯有心无力,比如最卖力的刘备,奈何实力最弱,在徐州还没站稳就被曹操击破了;

比如势头冲天的孙策,刚想整军北伐就被仇家暗杀了;

再比如宛城张绣,在谋士贾诩的劝说下直接投降了曹操;

至于汉中张鲁、西凉马腾之流,地处偏远,安于自守,难成气候,不提也罢。

△刘备在官渡之战前被击破,丢失徐州,逃奔袁绍

而最有条件进攻曹操的刘表,坐拥荆州之地,却只是冷眼旁观,毫无作为,是不是太缺乏进取心了?

不过有观点认为,刘表并非是缺乏进取心,而是被张羡掀起的荆南叛乱牵制住了,那么这个理由真的成立吗?

荆南叛乱始末

大略理顺一下刘表的荆州攻略历程。

初平元年(190年),荆州刺史王睿被孙坚所杀,董卓派刘表继任。之后便有刘表单骑入荆州,联合蔡氏、蒯氏用计快速清除反抗势力,初步掌控荆州。

转过年,刘表派黄祖抵御并击杀进攻襄阳的孙坚,使得当时还在南阳的袁术,再也无力夺取荆州。

到了建安元年(196年),献帝东迁洛阳,后被曹操迎至许昌。刘表虽然遣使入朝奉贡,但却不站曹操这边,而是结好当初的联军盟主袁绍。

到了建安三年(198年),长沙太守张羡率领长沙、零陵、桂阳三郡发起叛乱。

三年,长沙太守张羡率零陵、桂阳三郡畔表。——《后汉书·刘表传》

张羡之所以能够发动三郡叛乱,是因为他早年先后当过零陵、桂阳长,在任期间十分得人心,所以才有这份号召力。

△荆南三郡示意图

不过此人有一个特点,那就是性格倔强,特别不服管。

刘表看不上他的为人,因而对他不加礼遇,于是张羡怀恨在心,最后竟至于起兵反叛。

其实这也算是荆州地方势力对外来势力的一次反扑,但关键问题在于这次叛乱的始末时间,真的能导致刘表无力北伐曹操吗?

张羡,南阳人。先作零陵、桂阳长,甚得江、湘间心,然性屈强不顺。

表薄其为人,不甚礼也。羡由是怀恨,遂叛表焉。——《三国志》注引《英雄记》

曹袁的矛盾由暗转明是在196年,曹操迎取献帝、号令四方,使得袁绍大为不满。

官渡之战的前夕是在建安四年(199年),曹操灭了眭固,占据河内,势力渗透入黄河以北,袁绍开始整军南下,曹操也亲自领军在黄河南岸布置了重兵防御。

到了200年,官渡之战正式打响,我们看看刘表当时处于什么情况。

刘表在围攻长沙超过一年还没有拿下,直到张羡病死,他的儿子张怿继立,这才攻破长沙,平定叛乱。至此之后,刘表尽收荆南之地,领土扩张至数千里,带甲士卒多达十余万。

长沙太守张羡叛表,表围之连年不下。

羡病死,长沙复立其子怿,表遂攻并怿,南收零、桂,北据汉川,地方数千里,带甲十馀万。——《三国志·刘表传》

虽然我们还不知道叛乱结束的时间,但是刘表在平叛后,显然是实力大增的。

至于军粮器械的耗费肯定是有,但别忘了刘表从190年占据荆州,到198年已经休养了至少7个年头,荆州的粮草储备绝对比中原地区要好得多,如果打一场平叛战就耗空了,那在中原征战不断的曹操还不得天天吃土去?

至于叛乱结束的时间,我们可以借助其他事件来反推。

我们知道刘表有一个侄子叫刘磐,勇猛善战,长年与黄忠驻守在长沙攸县,不停地袭扰东吴南部,直到建昌都尉太史慈走马上任,这才克制住了他的攻势。

△长沙攸县位置示意图

而孙策设立建昌都尉并安排太史慈就职是在建安四年(199年)。

与表从子磐共守长沙攸县——《三国志·黄忠传》

刘表从子磐,骁勇,数为寇於艾、西安诸县。——《三国志·太史慈传》

又建安四年,孙策分豫章之海昏诸县置建昌都尉,治海昏。——《读史方舆纪要》

那么这个逻辑就很明显了,只有长沙叛乱平息了,刘磐和黄忠才能驻扎在长沙;只有刘磐袭扰东吴南方,孙策才会安排太史慈督军抵御,再结合刘表围攻长沙超过了一年,所以可知张羡的叛乱结束于199年。

199年的时候,官渡之战还没有正式开打,而张羡的叛乱已经平息,刘磐都开始袭扰东吴了,显然刘表被牵制一说已经显得牵强。

有人这时会提出,刘表虽然平息了叛乱,但是军资粮草消耗颇大,领土需要消化整合,将士需要休息调整,所以无力北伐曹操。

我认为这是北伐面临的困难,但要说“无力”就过于夸大了。

要知道,曹操的兵力远逊于袁绍,常说的数字是曹操2万人对抗袁绍的11万步骑,这里面曹操的兵力还是有点虚,应该是指主战部队,总体兵力不可能这么少。

而且官渡之战整整打了一年,刘表坐拥带甲十多万,哪怕发兵两万袭击后方,就够曹操吃一壶的了,而事实是刘表毫无作为,一兵不发。

如果换作刘备执掌荆州,你还认为荆州发不出兵吗?

刘备肯定会竭尽全力整军北伐,能使多大力就使多大力。

所以,客观因素其实都是幌子,主观因素才是问题的本质——刘表无心进取,甚至可以说,荆州掌权集团无心进取。

刘表到底是“无力”还是“无心”

当然是“无心”。

刘表年事已高,且本身性格多疑,生平信奉中庸之道,这是他无心北伐的根本原因。

1、先说年事已高,显而易见。

官渡之战时的刘表已经59岁了,垂垂老朽,体弱多病,不像曹操等人尚处于当打之年,安度晚年才是刘表最大的追求。

△刘表

2、再说中庸之道

刘表年少时,就曾劝老师王畅不要走极端地治理郡中百姓,应该按照中庸之道行事。

后来曹袁矛盾公开化时,治中邓羲曾劝刘表不要连结北面的袁绍,应该站在拥有天子的曹操一边,而刘表认为袁绍是联军盟主,连结他是符合道义的。

不过刘表虽然连结袁绍,但光有态度,却是一兵不发。

从这两件事,就可以看出刘表行事惯于信奉中庸,凡事做一半,留一半,两面都不做绝。

就此事,从事中郎韩嵩也曾劝他,不要两边下注,到时候两边都不落好。但诸如此类的进言,刘表一概不听。

3、最后说性格多疑

刘表外貌儒雅,但内心多疑,认为实力只有掌握在自己手中才牢靠。

心腹大将蒯越也曾劝刘表投靠曹操,刘表心中犹疑不定,便派韩嵩前往许昌查看虚实。

等到韩嵩回来后,大赞曹操的德行威望,劝刘表送儿子入朝做人质,刘表听后大怒认为韩嵩已经叛变,替曹操来说服自己。

还好通过拷问随行人员,这才澄清韩嵩其实并无反意,本人也因此逃过一劫。

其实刘表多疑实属正常,他宦海沉浮久矣,早年因参与太学生运动而遭受政治迫害;

隐居十多年后,又在董卓掌控的朝廷中虚以委蛇、继续隐忍;

初入荆州时,受豪强威逼无法上任,只得施展阴谋、扫清阻碍。

总之,他目睹了太多阴谋诡计、明争暗斗,所以内心早已怀疑一切,以免中了他人算计。

结语

综上,官渡之战时,刘表没有趁机北伐曹操,主因并非是张羡掀起的荆南叛乱,而是刘表无心北伐,年事已高的他只想据州自守,坐观成败,安度晚年而已。

即使在官渡之战分出胜负后,刘表依然没有投靠曹操,但也只是派新野的刘备进攻曹操。而本人哪怕是曹操远征乌桓的时候,依然拒绝北伐的提议,使得刘备失望至极,刘表只想自保的心思还不够一目了然吗?

文以载道,史可明鉴,​热衷研读历史文化,分享生活感悟。原创不易,您的点赞关注,就是对我最大的鼓励。

标签

官渡战时刘表背后进攻曹操因为叛乱


相关文章列表

官渡之战:刘表为何没有派兵攻打曹操

官渡之战:刘表为何没有派兵攻打曹操

建安元年(196年),曹操迎汉献帝,迁都许县,自始挟天子以令诸侯(“奉天子而征四方”),实力大增。他先后击败吕布、袁术,占据了兖州、徐州以及部分豫州、司隶。建安四年(199年),袁绍最终战胜公孙瓒,据...


官渡之战:谜题揭开!刘表、马腾、孙策为何不偷袭曹操后方?解密!

官渡之战:谜题揭开!刘表、马腾、孙策为何不偷袭曹操后方?解密!

官渡之战是东汉末年“三大战役”之一,也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以弱胜强的战役之一。建安五年(公元200年),曹操军与袁绍军相持于官渡(今河南中牟东北),在此展开战略决战。曹操奇袭袁军在乌巢的粮仓(今河南封丘...


官渡之战:细节揭示郭嘉荀彧与曹操袁绍背后的深意

官渡之战:细节揭示郭嘉荀彧与曹操袁绍背后的深意

郭嘉与荀彧,是曹操手下两大顶尖谋略人才。但曹操对二者的态度却截然不同。郭嘉生病期间,疾笃,太祖问疾者交错。及薨,临其丧,哀甚,谓荀攸等曰“诸君年皆孤辈也,唯奉孝最少。天下事竟,欲以后事属之,而中年夭折...


谁是曹操手中的刀剑?解析许攸帮曹操赢得官渡之战的背后故事

谁是曹操手中的刀剑?解析许攸帮曹操赢得官渡之战的背后故事

官渡之战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战役,曹操凭借这一场战争击败了袁绍不久变成了北方实力最强的诸侯。我们知道在官渡之战结束前曹操和袁绍一直在......


官渡之战时曹操有多少兵力?

官渡之战时曹操有多少兵力?

官渡之战袁绍约10万,曹操约2万.袁绍军:兵力基本没有什么争议:《三国志》、《资治通鉴》均有比较明确的记载参加进攻的为精兵10万......


官渡之战:曹操胜出的背后力量

官渡之战:曹操胜出的背后力量

官渡之战袁败而曹胜,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。官渡之战形势图首先,袁绍在战略上犯了错误,这体现在两个方面,第一个方面是时机选择不当,没......


友情链接